突圍攻堅顯擔當 刀刃向內真改革 全區國資系統“闖新路、進中游”全力提升發展質效
時間是偉大的書寫者。
今年以來,我區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包鋼集團建成全國首臺套固態儲氫系統示范裝置,實現“高純稀土金屬關鍵制備技術”自主轉化,企業同期研發投入強度超過5%。
內蒙古電力集團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在年初投資預算308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資金投入,投入345億元,全力保障自治區重大項目用電需求。
……
內蒙古國有企業披荊斬棘、開拓進取、一往無前,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堅持發展不動搖,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了內蒙古國資國企力量。
這力量,來自全區國企對于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今年1-9月,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營業總收入2087.3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利潤總額74.3億元,同比增盈18.5億元;累計上交稅費131.5億元,同比增長10.4%。是近5年最好水平。
以行動見證擔當,以實干托起夢想。推動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內蒙古行動,見證了我區落實“五大任務”、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國資國企力量的堅定信心。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國資系統突圍”工作要求,自治區國資委研究制定推動自治區國資系統突圍的實施方案,并圍繞“突什么”“怎么突”“突到什么程度”,明確了具體任務舉措,配套確定了企業大起底、深化主輔業改革、強化經營效益與考核分配掛鉤、扭虧增效等工作推進落實方案與任務。
何以如此?時值2023年,遍及內蒙古的國資國企改革就是答案。
這答案,是自治區國資委圍繞解決部分國企經營性虧損問題、開展扭虧治虧專項行動的努力:為著力破解監管企業整體質效不高、特別是獨立核算企業虧損面大等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和系統分析,從未來發展分析研判企業存在的必要性,根據虧損企業功能分類和實際情況,“一企一策”逐個分析原因,明確到2023年底前全面解決一級企業經營性虧損問題。同時,自治區國資委與企業簽訂經營業績責任狀,解決壓力不強、動力不足、能力不夠問題,確保扭虧治虧目標落到實處。
這答案,是自治區國資委圍繞深化市場化改革、全力激發企業活力的努力:抓住企業經理層這個關鍵少數,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覆蓋全區1095戶企業、2748人;大力推行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競爭上崗率和末等調整比例分別達到65.2%和8.4%,新進員工全部實現公開招聘。
這答案,是自治區國資委擴大選人視野、激勵擔當作為的努力:持續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探索開展經營管理人才市場化選聘,著力引發“鯰魚效應”,提高企業市場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以虛擬股權分紅、項目跟投和超額利潤分享為重點,加快推動中長期激勵政策落地,43戶企業以多種方式開展中長期激勵。
這答案,是自治區國資委圍繞形成國資“大格局”“一盤棋”推動各層級國有企業融合發展的努力:持續加大與中央企業合作力度,利用資源優勢、特色產業優勢,吸引更多中央企業到內蒙古投資,推動有合作意向的項目盡快落地;持續加大協調和服務力度,積極幫助有關中央企業協調解決項目落地中的困難和問題;以深化央地“百對協作”為重要抓手,推動納入“百戶結對協作企業”名單的26戶企業與有關央企子企業開展上下游產業鏈深度協作、項目合作和產股權交融合作;強化全區資源要素統籌,以項目合作、產業共建、搭建聯盟等多種方式,推動區屬企業與盟市所屬國有企業加強全方位合作,探索以股權合作形式共同開發礦產資源、新能源、文旅、農牧業資源,推動區屬企業與盟市國企聯動發展,齊心協力將國有經濟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
這答案,是自治區國資委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加快“四個一批”建設的努力:指導交通集團,打造集投融資、工程建設、運營養護、路衍經濟、智慧交通、網絡貨運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交通企業;組建國貿集團,聚焦綜合物流運輸服務、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進出口貿易等產業板塊,助力內蒙古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
重要的時間節點,在發展的長河中意義深遠。
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是推動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次重大政策機遇、歷史機遇,激勵全區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闊步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時間是偉大的記錄者。
接下來的路怎么走?自治區國資委的工作目標無比明確。
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的骨干支撐和示范引領作用,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國資國企“突圍”目標,深化國企改革,提高效益效率,突出價值創造,優化布局結構,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為完成好內蒙古“兩件大事”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面抓好體制機制性改革任務和功能使命性任務,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促發展,指導推動監管企業高質量完成年度各項經營指標和重點工作任務,為自治區“闖新路、進中游”發揮國資國企作用。
——深入實施一流企業創建工程行動,結合各企業發展階段、規模實力、現實基礎不同的實際,確立創建世界一流、國內一流、行業一流的不同工作目標,分類指導、梯次推進創建一流企業工程。
——聚焦八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點產業鏈,立足我區戰略定位、資源稟賦、比較優勢、發展需要和現實可能,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聚焦優勢行業和關鍵領域,加快“四個一批”建設,全面優化國資布局結構,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積極推進“蒙字號”國有企業方陣建設,努力打造“蒙字號”標桿企業,立足內蒙古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加快推動能源、電力、稀土等骨干企業做強做大,支持具備一定規模體量、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鞏固領先地位,力爭到2025年內蒙古能源集團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到2027年包鋼集團躋身世界500強。
實踐證明:時光決不會辜負努力者、奮進者。
沿著繼往開來的目標指向,我們拭目以待——拭目以待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內蒙古國有經濟之船繼續揚帆破浪,向著高質量方向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