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集團深化改革激發內生活力動力
近年來,包鋼集團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扛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政治任務,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企業走出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金鑰匙”,以前所未有的大力度攻堅克難,以抓改革促發展。特別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包鋼集團全面推進深化改革,連續兩年在自治區被評為改革A級企業,多項改革工作走在了全區前列。
“四降兩提”創新改。聚焦“財務成本高、制造成本高、物流成本高、人工成本高、資產運營效率低、工作效率低”等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針對性地提出“四降兩提”應對之策,實施3年來,累計降低各類成本86億元以上。通過持續地靶向攻關,在提質量、降成本、增效益上下功夫,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造血”能力,助力包鋼集團有效抵御原料上漲、市場下行的巨大壓力。
“三項制度”大膽改。動態調整組織架構和崗位定員,推動集團機關部門精簡50%、基層單位機構精簡13%、在崗職工減少24.17%、廠處職干部減少28%,兩級機關人員減少41%;推進管理人員競聘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2016年以來通過考核評價、不勝任崗位等退出1500余人。在內蒙古自治區率先全面推開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開展市場化薪酬分配,建立看崗位看貢獻的新觀念。推行“勞動合同+崗位合同”管理模式,以勞動合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以崗位合同解決“能上能下”問題,實現了人力資源結構的整體優化。
“瘦身健體”全面改。深入推進“兩資兩非”工作,“出清”僵尸企業和虧損企業,完成8家“僵尸企業”處置,解決各類債務及欠費5400萬元;持續壓減層級為企業“減負”,累計減少法人戶數99家,壓縮管理層級26家。加大低效無效資產和閑置產線治理力度,推進59條閑置產線通過報廢、盤活、租賃等方式處置,盤活資產價值4.95億元,其中報廢處置35條產線,回收資金5018萬元。相繼完成多項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剝離,累計移交機構28個,移交員工近5200人、退休人員6.2萬人,移交資產總額24億元以上。
“對標一流”加快改。以中國寶武為對標對象,全面部署實施“對標寶武能力提升系統工程”,全方位、全系統、全領域進行深入對標,確定40項對標任務(指標),細化67項工作措施,力求通過對標中國寶武全面提升發展效能和效益。在此基礎上,在鋼管產業、焦油深加工、金融、信息化、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與中國寶武開展全面對接合作,目前已有4個合作項目落地,有力地提升了企業管理能力和發展水平。
“以混促改”深入改。按照“宜混盡混”“已混深混”原則,重點在新上項目、新建公司、礦產資源開發、物流貿易、煤焦化工、環保節能等領域,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放大國有資本效能。加強對混改企業的管理,實行“差異化管控”,堅決杜絕“一混了之”的錯誤做法,實現既“混資本”更“改機制”。2016年以來,包鋼集團共引入非公資本15.77億元,目前202家控參股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業138家,占比達68%以上,全面提升了企業影響力和競爭力。
“依法治企”系統改。發揮巡視巡察審計的監督作用,加強過程監督,推動問題整改,嚴肅追責問責,全面增強干部職工的法治意識、規矩意識。持續健全依法治理體系、規章制度體系、合規管理體系,提升法治工作引領支撐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對大額資金、控參股公司經營、投資資金等進行全覆蓋動態監控,推動購銷領域實行“三個百分百”(百分之百信息公開透明、百分之百線上平臺招標、百分之百合規合法),努力實現“治理完善、管理規范、經營合規、守法誠信”的法治企業建設目標。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包鋼集團將堅持改革不放松,持續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在體制機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動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